筒倉滑模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控制
時間:2017-6-21 17:22:12
滑模設備廠家介紹筒倉滑模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控制:
一、鋼筋工程
筒壁水平鋼筋采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為40d(d為鋼筋直徑),并按25%要求,將接頭位置錯開;豎向鋼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按50%要求將接頭錯開。
因外圍水平環筋直徑較粗,綁扎后,用電焊點焊,以免模板提升后彈出筒壁外。鋼筋綁扎時,應保證鋼筋位置準確,并應符合以下規定:
1.鋼筋綁扎采用20號鐵絲,綁扎好后將多余的線頭摁入鋼筋內側,防止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經淋水在混凝土表面出現銹點;
2.每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混凝土表面至少有一道綁扎好的橫向水平環筋作為綁扎上一道鋼筋的標志;
3.豎向鋼筋連接后,其上端應用限位支架或箍筋等臨時固定,筒壁里外雙層鋼筋綁扎后,用拉筋定位保證正確位置;
4.設置鋼筋保護層,用直徑25mm鋼筋制作掛鉤,以保證鋼筋保護層位置的準確。
二、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因兩倉同時滑升混凝土量較大,采用泵送混凝土,并摻入高效減水緩凝劑,以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視天氣情況適當調整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除滿足設計強度要求外,尚需滿足下列規定。
(1)混凝土初凝、終凝時間及早期強度增長速度,必須滿足模板滑升施工的要求。
(2)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經試驗合格的中砂,直徑2~4cm合格碎石,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控制在100~180mm。
(3)混凝土必須分層均勻交圈澆筑,每一個澆筑層的混凝土表面應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并應有計劃勻稱的變換澆筑方向。
(4)分層澆筑混凝土的厚度以300mm為宜,并與滑模提升同步,各層混凝土澆筑的間隔時間應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當間隔時間超過時,對接槎處應按施工縫要求處理。
(5)氣溫高的季節,宜先澆筑背光側混凝土,后澆陽光直射側混凝土。
(6)施工洞口兩側的混凝土,應對稱均衡澆灌。
(7)開始向模板內澆筑混凝土,澆灌時間一般控制在3h左右,分2~3層將混凝土澆灌至600~700mm,然后進行模板試滑升。
(8)正常滑升階段的混凝土澆筑,每次模板提升前,宜將混凝土澆筑至模板上口下50~100mm處。
2.混凝土的振搗
混凝土的振搗應滿足下列要求。
(1)實行定人操作,并派專人在吊架上適當敲打模板,以排除混凝土表面氣泡。振搗器不得直接觸及支承桿、鋼筋和模板。
(2)振搗方法應正確,不得漏振和過振,并采用二次振搗法,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澆筑時振搗,第二次待混凝土靜置一段時間后再振搗,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不再泛漿
為止。
(3)振搗器應插入前一層混凝土內,但深度不宜超過50mm。在模板提升過程中,不得振搗混凝土。
三、模板工程
密和裝拆方便。模板要求四角方正,板面平整,無卷邊、翹曲、孔洞及毛刺等。
安裝后的模板應下口大上口小,外模錐度為零,內模單面傾斜,傾斜度為高度的0.2~0.5%,模板高1/2處凈間距應與結構截面等寬。內外模在安裝前均勻刷脫模劑。
四、模板的滑升
模板滑升包括初試滑升和正常滑升。
1.模板的初試滑升階段,必須先對滑模裝置和混凝土凝結狀態進行檢查。試滑時應將全部千斤頂同時緩慢平穩升起50~100mm,脫模的混凝土用手指按壓有輕微的指印且不粘手,滑升過程中有沙沙聲,說明即已具備滑升條件。當模板滑升至200~300mm高度后,應稍作停頓。混凝土出模強度宜控制在0.2~0.4MPa,或貫入阻力值為0.30~1.05kN/cm2。
2.正常滑升階段其分層滑升的高度與混凝土分層澆筑的厚度相配合,一般為200~300mm,兩次提升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1.5h。在氣溫高時,應增加1~2次中間提升,中間提升的高度為30~60mm,以減小混凝土與模板間的摩阻力。
在滑升過程中,應及時清理粘結在模板上的砂漿,被油污染的鋼筋和混凝土應及時處理干凈。在模板提升過程中,應派人用0.3cm的鐵篩將混凝土原漿篩出,并運到吊架上,將脫模的混凝土用原漿修補,對倉外壁混凝土表面抹平壓光,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色澤一致。
在混凝土終凝后,每隔2h由專人沿倉壁內外用水管均勻澆水,養護倉壁混凝土,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狀態。
揚州江都區摩天液壓滑升機械廠是專業生產滑模設備的廠家,具有施工速度快、節約材料、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等優點。本廠生產GYD-60型、GYD-35型、QYD-35型等多種型號的穿心式千斤頂以及直徑Φ19、Φ16、Φ8的各類高壓油管、各類分油器、針形閥等。歡迎國內外用戶垂詢、訂購滑模設備,咨詢熱線:13773379948武先生